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三种价值取向

    • 作者:戴建波出版日期:2021年02月
    • 报告大小:903.88KB
    • 报告字数:24379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地方高校教师流动问题研究

    摘要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是价值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本质上是要实现某种价值。“价值”现象虽然有着多样化的情景和表现,但它的发生和存在只有一个基础,即以人为主体的各种各样的对象性关系。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社会的过程,它的全部因素和环节都具有人的、社会的、精神的特性,马克思将其概括为人的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所遵循的人类特有的“两个尺度”。他认为真正的人类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实现人类本质力量的活动。在劳动这个具体的对象化活动当中,人类按照两个尺度来活动,即“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客体尺度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所决定的主体内在尺度。主体的活动总是要同时把这两个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内在尺度”具体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身结构、规定性和规律,包括主体的需要、目的性及现实能力等。在价值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内在尺度就是价值尺度,是主体对某类事物的价值的根本看法,即价值观,主体基于意识到的需要,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各种价值关系产生一定的认知,形成一定的价值观。71588342它决定了价值现象的本质和特征,是价值的根源。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类活动现象,同样也遵循着这两种尺度。地方高校教师主体内在尺度构成了教师流动现象的价值根源,而主体的内在尺度总是包含着或明或暗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主体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价值取向是产生何种价值行为的来源,进而实现何种价值。本章基于上文影响因素的分析,关注教师流动的动机、目的,探寻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取向,从认知层面回答“为什么要流动”的问题。

    价值取向是指价值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处理各种关系、矛盾与冲突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态度和倾向。地方高校教师在发生职业流动时,基于对流动现象的价值判断,根据自身需求表现出一种或多种价值倾向性。出于教师主体的多元性以及需求的层次性、客体的多样性与满足主体的差异性等原因,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和冲突性。一部分主体倾向于物质价值,注重物质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在他们看来,物质价值的生产是其他创造活动和人的价值形成的基础。当个体尺度与社会尺度不一致时,他们更倾向于个体的功利,不讲社会集体功利;当物质尺度与精神尺度发生冲突时,他们更重视现实物质利益。这种物质价值取向本质上是以功利为最高标准、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幸福论和快乐主义——功利主义。另一部分主体倾向于精神价值,更注重精神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强调客体同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关系。对于组织中的人,这种精神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组织的认同。组织认同是一种认知结构,表示个体对组织的认知和了解,对自己与组织之间的归属关系的认识。个体趋向于将自己和所属的组织、群体看成是交织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而组织文化构成了组织认同的基本内容,并直接影响个体的组织认同度。个体通过对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来实现精神价值——文化认同。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这种精神价值主要通过人际关系来实现。源于血缘、姻缘的亲缘关系是以责任为媒介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人的情感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于地缘、业缘等的人际交往行为往往具有亲和动机、成就动机或者赞许动机。这种精神价值通常是通过情感需求的满足、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或恢复来实现的。综上,基于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教师流动的不同影响因素,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动机、目的中隐含功利取向、文化认同取向和人际关系取向三种不同的价值倾向。

    <<
    >>
    作者简介
    戴建波:湖北红安人,博士,武汉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1项,湖北省教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若干。近几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