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溯本清源:公众舆论概念的历史沿革

    • 作者:安珊珊出版日期:2021年01月
    • 报告大小:1.04MB
    • 报告字数:17049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虚拟社会的群体参与及互动

    摘要

    公众舆论,从其诞生、形成到扩散,直至对它的认识、了解与研究,都是在具体社会情境中展开的。舆论学研究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的界定一直都莫衷一是,大部分学者主要依据自身的研究需要进行概念阐释。奈米等人认为,学界无法在公众舆论的概念上达成一致有三方面原因:首先,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其次,这一概念本身模糊不清71584006;最后,这一概念与历史环境紧密联系71584007。正如威克斯在《理解公众舆论》一书中指出的,研究公众舆论的人,未能在“什么样的问题更有意义”这一点上达成共识,在“什么理论是最好的,什么样的方法是最合适的,甚至在舆论的性质认定上也存在分歧”。威克斯认为,“正是这些基本的分歧,使得公众舆论研究成为一个充满多样性(diversity)的领域,这些多样性相应地体现在概念和理论的多样性、问题的多样性和方法的多样性上”71584008

    本章所讨论的问题,并不执着于去挖掘更为精准的公众舆论概念界定,或是判断何种公众舆论研究和方法是更有意义的和更科学的,而是以学术发展的视角梳理这一概念的内涵、属性及研究取向,以期较为全面地呈现“公众舆论”讨论的多维视域。在爬梳舆论理论演进方面,研究者格林等人在其著作《论公众舆论》一书中,多有精要阐述,本文第一、第二节相关内容援引并沿用其精彩论断。

    <<
    >>
    作者简介
    安珊珊: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辽宁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介传播与网络舆论。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化媒体中国家认同的舆论建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即时互动群组的舆论生成机制及引导研究”等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公共性的衰落:网络舆论中的互动参与及影响》,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当代传播》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融媒体大型主题直播报道虚拟仿真实验”主持人。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