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虚拟社群:平台更迭与群体聚集

    • 作者:安珊珊出版日期:2021年01月
    • 报告大小:973.97KB
    • 报告字数:6059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虚拟社会的群体参与及互动

    摘要

    人类对于群体的研究兴趣肇始于具有社会性特征的动物行为,并醉心于讨论动物群体行为得以维系的原因所在,在持续深入的讨论过程中,个体性与群体意识之间的冲突与对撞,显然更具有致命的研究吸引力。兰·费雪(LenFisher)教授在《完美的群体》一书中曾指出:

    对于人类来说,如果每个人都牺牲了其个体性,成为了群体意识的傀儡,那么社会最终将会变成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述的那样:人们在心理上受到约束,像婴儿一样做着同样的事,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幸运的是,我们不必如此。有关群体智慧的研究表明,对于人类而言,关键不是丢失个体性,而是让个体学习如何与邻近的其他个体适当的互动。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方式互动,群体智慧便能自然而然地产生71583922

    寻找“正确的方式互动”的良好初衷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引线,人作为社会主体,希望拥有超越现实羁绊的可能,来实现与“邻近个体”的恰当交往。从本质上说,人是社会性动物。“当通过竞争优势获得满足,以及从被赋予的地位上获得安慰感和从物质中获得利益时,我们都会感到不安。而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目标只可以通过与他人进行社会联系来得以实现。”71583923这是网络社会运转的心理推动力,也是虚拟社群得以诞生的先决条件。

    <<
    >>
    作者简介
    安珊珊: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辽宁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介传播与网络舆论。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化媒体中国家认同的舆论建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即时互动群组的舆论生成机制及引导研究”等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公共性的衰落:网络舆论中的互动参与及影响》,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当代传播》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融媒体大型主题直播报道虚拟仿真实验”主持人。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