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西部影像叙事启蒙:“在乡”与“在城”

    摘要

    在第一章第三节《西部电影叙事与早期定格的西部形象》中,笔者已经大致梳理了从“西部电影”到“新西部电影”的变化过程。其中,在“西部电影”过渡到“新西部电影”的思想纽带上,即电影人对西部文化语境诠释的“新”,笔者概括了三点突出的变化。一是不再以明显的二元论来结构现实;二是注重人物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三是格外关注从“边缘”人物视角看待现实秩序,例如贾樟柯的《小武》正是如此。以小武这个小偷看转型期西部现实,有了另一番新的意味在里面。当然,这样一个变化,要究其原委,需分别来探讨。

    在大众艺术的观众摸底上,也许存在一个道德伦理文化的判断问题。因为在所谓“新西部电影”阶段,电影的有效观众基本是城市青少年,以“80后”、“90后”和“00后”为主体,来自各级各类学校班会课的思想道德信息都不约而同地使老师、家长乃至社会迅速达成了共识,他们认定,个体的道德伦理失范,是所有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有志于“启蒙”的电影自然责无旁贷。于是,个体道德伦理文化的重塑,成了“新西部电影”普遍性追求。如此做,在票房与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都能站得住脚。在“西部”这个品牌的提升上,用意也很显然。正因为“西部电影”的精髓就在于直面现实问题,其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要得到新的提升,只有淡化西部异域风俗画,突出新世纪西部乡村保留相对完整的传统道德伦理文化秩序。于是,想象的、欲望符号化的城市生活也就在“新西部电影”的象征性叙事中被间接叙事处理了,一举两得。在政治经济话语的份额中,“新西部电影”有意识的城乡互动故事,特别是导演对外来者、闯入者这一被强化的角色的启动,显示了“新西部电影”希望发现并促进西部城乡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的努力,可谓既具主旋律又有文艺性,两不误。

    同样,在该节中,为了提出问题,借助哈贝马斯“重新封建化”的观点,笔者直接把这种选择归结为新西部电影的城镇小市民文化趣味化。倘若展开说,其实,这一判断还需要有个必要的背景性论述,即“在乡”与“在城”的语境规定性问题。不消说,这样的一个空间张力,有其不得不如此的理由,也有其选择的视野局限性。

    <<
    >>
    作者简介
    牛学智:(1973~),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文化与文学批评,代表作有文学理论专著《当代批评的众神肖像》《当代批评的本土话语审视》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