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荷兰病”现象缘何产生

    • 作者:李军林出版日期:2021年04月
    • 报告大小:962.57KB
    • 报告字数:12819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理性、均衡与激励

    摘要

    “荷兰病”的特点以及危害都表现为“去工业化”,即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这种观点常用的潜在假设是,相较于其他行业,制造业具有经济效率上的优势,因此应该优先发展。例如,冯宗宪等(2010)强调制造业的衰落将损害一国的长期增长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经济能力,原因在于制造业的附加值高、能够可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较高。显然,这些原因过于片面,如衬衫加工(制造业)就不一定比石油勘探(资源行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人力资本要求。再加上资源行业的繁荣是价格和利润引导的结果,符合市场规律,因此很难从事前效率的层面证明“去工业化”是低效率的。然而大量实证证据表明,“荷兰病”带来的繁荣不可持续。如果不是效率上的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短暂繁荣后的衰退?我们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去工业化”所导致的经济体的脆弱性。同时,对“去工业化”过程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去工业化”的本质是极端的产业不均衡发展。“荷兰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不确定性的防范能力不足。根据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市场中的企业遵循价格信号即可带来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然而我们从“荷兰病”的视角,揭示了在面对奈特不确定性(KnightianUncertainty)时,价格信号有可能将国家暴露在未被意识到的巨大风险中。因此,必须在短期繁荣与长期稳定中做出权衡和取舍。为了避免“荷兰病”对经济体的侵害,决策者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提升经济体的“容错”能力;第二,采用较为保守的产业政策,保证主导产业的安全。其中,产业政策的激进保守程度取决于经济体的“容错”能力——较强的“容错”能力可以支持更激进的产业政策。 <<
    >>
    作者简介
    李军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辑兼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理性选择理论、微观经济理论、博弈理论与中国经济问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优秀论文奖等多个奖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