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愿景

    摘要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治理无论在理念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运用技术手段提高治理效能、通过资源整合提高治理效能等几个方向上都涌现出不少创新性探索。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社会治理从总体上看水平还不高,还面临着多方面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社会快速转型,传统的治理模式不适应;第二,社会利益矛盾剧增,现有的治理能力不适应;第三,公众的意识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既往的治理理念不适应;第四,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还权赋能”不足,政府以外的治理主体(社会组织等)发育严重不足。针对上述突出问题,已有不少地方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涌现出了一些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
    >>
    作者简介
    林家彬:1957年生,198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83年10月由国家公派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攻读国土与区域规划专业,198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0年4月至1995年6月在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任职。1995年7月起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曾任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监事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等。研究领域包括:地区政策、国土规划、资源与环境政策、城市发展、城市社会治理等。作为主要完成人获1997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加的《北京市中小企业振兴对策研究》获199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作为完成人之一参加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获2001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的《改善西部农村公共服务对策研究》获2007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200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