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京津协同发展指数分析——发展现状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摸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进展,可以为落实规划、监控进程、实现目标等提供客观依据。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推动作用是市场不能替代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制定、政策调控、运行监测和法律保障等方面,而政府调控的依据和前提在于能准确地把握现状、了解进程。需要从数据整合、信息共享、协同监测入手,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为监测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和衡量发展目标提供科学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所面对的问题具有复杂多样性和相互联系性等特点,因而需要采用指标体系来进行监测和研究。本研究将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对其综合发展水平、人口发展能力、企业发展能力和生态文明状况进行测度与分析,得出一些初步判断和结论。

    <<
    >>
    作者简介
    叶堂林: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都高端智库)执行副院长,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研究平台)执行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北京市重点哲社基地)首席专家,“长城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京津冀蓝皮书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主持委办局委托及横向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优秀皮书奖”一等奖6次、二等奖2次。6项研究成果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1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4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采纳。先后获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优秀主讲教师、后备学科带头人、首批经贸学者等。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京津冀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保定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入库专家等。
    祝尔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学科专家,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太平洋区域海洋经济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曾获市级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专业及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学、都市圈理论与首都圈战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相关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软科学技术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特别是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主编出版的“京津冀蓝皮书”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文献。 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北方银都再兴——天津金融中心的历史、现状与发展》(1996)、《构筑创新高地——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2006)、《利用外资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问题研究》(200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总体战略》(2007)、《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新论》(2008)、《全新定位下京津合作发展研究》(2009)、《京津冀都市圈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2009)、《促进滨海新区与北京产业对接研究》(2010)、《“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发展研究》(2010)、《京津冀产业发展升级研究》(2011)、《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京津冀发展报告(2014)——城市群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