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引言: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 作者:覃爱华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 报告大小:739.7KB
    • 报告字数:2150 字所属丛书:红色画卷篇
    • 所属图书:三线建设在贵州

    摘要

    三线建设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末所进行的战略大后方的建设。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决定搞三线建设,直接的原因和基本的出发点是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这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对当时的国际形势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后做出的战略决策。贵州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利于备战,且矿产、能源资源丰富。为充分发挥贵州在西南战略大后方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在贵州部署了一批交通、能源、原材料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的重点建设项目和生产基地。通过三线建设,贵州逐步建立起比较系统、在全国比较先进的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现代工业体系,为推进贵州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是贵州有史以来经济建设的一次大发展。三线建设所形成的巨大物质技术力量,对贵州生产力资源的开发、对增强贵州的经济实力,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为贵州在新历史时期打破封闭、扩大开放等,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三线建设的潜力和优势逐步发挥,它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
    >>
    作者简介
    覃爱华:1965年生,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1993年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经济发展战略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贵州省中共党史学会秘书长。从事贵州地方党史工作近30年,熟悉贵州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建设情况,是贵州省文化资源建设、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服务决策、贵州省发改委红色旅游项目等专家库成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