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社会治理的价值内核

    摘要

    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是支撑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诠释了社会治理的价值内核。首先,社会治理旨在为人们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鼓励人们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社会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在论及创新社会治理时明确指出“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71429009。社会活力的激发与保持必须以肯定和维护公民自由权利为前提。其次,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71429010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质在于实现社会平等。再次,当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概念时,其原始意义就在于通过在第三世界建立民主制度保障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71429011自“治理”概念被提出开始,民主就成为其价值特质。增进民主参与、强化民主决策也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关键内容。最后,从“人治”走向“法治”是社会治理区别于传统管理的本质特征。划定社会主体的权力边界、实现公共权力的规范化、制度化,是社会治理开展的根本方式。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是对我国传统优秀政治文化的高度凝练、对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精炼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集中表达,为我国社会治理提供了价值框架。它们既是社会治理的价值依据,又为社会治理确立了价值标准和目标。

    <<
    >>
    作者简介
    周谨平:湖南省长沙市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全额资助赴美访问学者、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中国伦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医学伦理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沙市医学伦理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政治哲学、经济伦理、医学伦理等领域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出版著作有《机会平等与分配正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伦理内涵》(湖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国家治理与社会伦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