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工业化模式与农民工问题的区域差异——基于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的比较

    • 作者:汪建华 范璐璐 张书琬出版日期:2021年05月
    • 报告大小:2.1MB
    • 报告字数:29870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新征程

    摘要

    对农民工问题的考察需要重视区域发展经验的影响。本研究以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家庭流动为例,分析了两地劳动体制与农民工问题的内在关联。劳动体制的差异可进一步追溯至两大区域的工业化模式。首先,相比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强政府与强资本的组合带动了产业升级,同时也为提升劳动权益和薪酬待遇提供了基础;其次,相比珠三角外来资本外来工的组合,长三角早期本地资本本地工的组合限制了企业对宿舍劳动体制的选择,不过对劳动权益和薪酬待遇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再次,长三角地区非户籍人口占比低于珠三角,也使得长三角农民工更有可能获得城市公共服务。本研究认为,应该从区域工业化经验中认识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复杂性,并在政策层面慎重对待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角色。 <<
    >>
    作者简介
    汪建华:
    范璐璐:
    张书琬: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