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现代国际法规则体系的非完备性

    摘要

    本文提出现代国际法规则体系并不完备,仍存在可进一步实质发展的空间的观点。现代国际法的范式,是基于主权国家作为基本构成单位的国际社会是一个平权者社会的特点而确立的,它假定所有国家基于主权平等相互并不享有管辖权。然而,国际法的生产者并不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而是特定的某些成员,或者说是西方的“文明国家”。非西方文明国家的其他成员,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者。国际法议题和相关规则的提出也多由此类“文明国家”主导,这就导致国际法在前提上和内容上存在缺陷。 <<
    >>
    作者简介
    张相君:法学博士,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法,包括国际海洋法和国际私法。参与翻译《弗吉尼亚大学海洋法论文三十年精选集》(译30万字),参加撰写英文专著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发表论文十数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省级课题数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