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深圳在全市启动818个大运会U站用于赛事期间提供志愿服务,58个U站在大运会结束后被保留下来并继续为市民提供服务。历经十年,U站逐步转型为深圳的常规志愿服务窗口,服务的形式不断拓展和丰富,专业化程度也不断增强,成为深圳志愿者开展城市志愿服务的主要载体。本报告将从微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分析U站是如何逐步实现专业化转型的。在微观层面,U站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增能政府公共服务窗口部门、打造社会问题导向的志愿服务平台三个方面。在中观层面,U站是推动城市志愿服务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U站模式的成功,需要政策、制度、结构、财政和人才五方面的保障。对于U站未来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现有运营模式的优化,也应该积极向外输出“深圳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