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转型十年:深圳志愿服务U站专业化发展

    摘要

    2011年,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深圳在全市启动818个大运会U站用于赛事期间提供志愿服务,58个U站在大运会结束后被保留下来并继续为市民提供服务。历经十年,U站逐步转型为深圳的常规志愿服务窗口,服务的形式不断拓展和丰富,专业化程度也不断增强,成为深圳志愿者开展城市志愿服务的主要载体。本报告将从微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分析U站是如何逐步实现专业化转型的。在微观层面,U站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增能政府公共服务窗口部门、打造社会问题导向的志愿服务平台三个方面。在中观层面,U站是推动城市志愿服务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U站模式的成功,需要政策、制度、结构、财政和人才五方面的保障。对于U站未来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现有运营模式的优化,也应该积极向外输出“深圳经验”。

    <<
    >>
    作者简介
    吴艾思:吴艾思,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高级分析员,香港大学非营利管理硕士。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