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机制与实践:1956~2019年日本科普奖励制度中的民间组织行为体

    摘要

    科学奖励制度是在17世纪近代科学出现后开始形成和完善的。奖励所带来的对于成就的承认是行动的原动力,奖励机制的存在使得个人利益与道德义务相符合并融为一体,这种动力的强度源于制度上的强调。正如默顿所说:“与其他制度一样,科学制度也发展了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系统,以给那些以各种方式实现了其规范要求的人颁发奖励。”

    科学知识的普及者是学者承担的社会角色之一,科普奖励制度的发展受到科学奖励制度的强烈影响。科普奖励是科学奖励的子集,科普奖励是科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公民的科学兴趣、激励科普工作者积极参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促进科学普及的发展,不同国家形成了不同的科普奖励制度,日本以“政府—民间”二元推进的科普奖励制度极具特色。在日本,民间科普奖励是科普奖励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科普奖励与政府的科普奖励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日本的科普奖励体系。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日本的民间科普奖励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这一发展历程反映了日本科普政策和实践的演变、内在的互动关联以及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
    >>
    作者简介
    诸葛蔚东:诸葛蔚东,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
    傅一程:傅一程,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
    马晨一:马晨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