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扶贫40年:从区域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均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尤为突出的是,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减贫。贫困人口的减少不仅改变了中国农村的状况,对全球减贫也有巨大贡献。如果没有中国的大规模减贫,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本文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中国减贫的成就表现如何;不同阶段的减贫有何区别;什么是减贫的主要推动因素。显然,减贫与经济增长有很大关系,但除此之外,中国政府的扶贫开发项目及一系列扶贫、减贫的举措对于减贫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并经历了“区域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两个阶段及其转变。实施“精准扶贫”的效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未来扶贫的主要政策方向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研究。

    <<
    >>
    作者简介
    汪三贵:汪三贵,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