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2020年遗产廊道与北京长城文化带构建

    摘要

    北京长城文化带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等相关利益主体,需要对遗产进行动态化管理。在具体的行动路径上,需要在精准评估、分层判别,资源挖掘、景观规划,解说展示、系统设计,公共服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有机配合,打造“山水长城、人文北京”,不断提升北京地区的区域活力。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历经2000多年,形成了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今天,长城早已脱离了原有的军事防御工程性质,进入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北京长城作为万里长城的核心区域,是全国长城景区中开放时间最早、接待游客数量最多的地区,有较好的文化、生态和经济基础。作为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建设项目,北京长城文化带主要分布在北京西部和北部区域,是重要的绿色生产涵养区和民俗旅游区。北京长城文化带的构建,有利于推动长城周边区域资源的整合利用与协调发展,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旅游新格局。

    遗产廊道(HeritageCorridor)是大型遗产区域性、整体性保护与开发的新理念、新方法,起源于20世纪后期的美国,是对较大范围内遗产保护的一种有益探索,与我国文化遗产具体状况和遗产保护开发现实情况有契合之处,有助于帮助建设北京长城文化带。作为一种系统化保护措施,遗产廊道主要包括物质性的遗产区域、游览性的交通线路、沟通性的解说系统以及生态性的绿色廊道。在具体的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应用中,注重对遗产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反对大拆大建;尊重现存的自然社会景观,在取材、设计等方面相互协调;合理开发遗产资源,分区域、分时段开放。

    <<
    >>
    作者简介
    景俊美:景俊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