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从类型小说到网络“文学”:格拉布街的逆袭

    摘要

    关于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土著历史学家Weid做出过极为详细而精彩的总结,以《网络文学十年事》和《一部标签的丰富史,一则原创小说类型谈》两篇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不但引起了网络文学圈内的共鸣和热烈讨论,更成为后续所有网络文学研究者无法绕过的重要资料。即使具备研究者和爱好者双重身份,我也绝不认为自己有资格和能力重新完成类似“通史”的搜集和写作。

    因此,本章的工作将以Weid和其他评论者的历史性写作为基础,综合媒体报道、圈内观察、重要人物自述和其他相关文本材料,把这段“历史”放进我的问题脉络,探究它与其他时空的可能关系,并通过材料的重组和叙述来进一步挖掘它所可能开放出的关于现在的理解。相比起“让过去像它们当初曾经发生的那种重现……彻底展现它们的方式只能是重新经历它们(relivingthem)”(米德,2003:27),考虑到网络文学至少生活在三个不同的参照体系里,以下我将在“网络文学如何在期待和谈论中发展”、“网络文学出现在哪条文学脉络里”,以及“网络文学如何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三条线索里,争取更真切地“经历”它诞生的过程。

    <<
    >>
    作者简介
    储卉娟: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研究兴趣包括法律与社会、城市生活与社会理论,致力于在新兴经验领域内发现和探究制度与集体心态之间的生成性关系。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