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表明,新加坡公积金制度在住房保障方面成功的原因并不在于公积金制度本身,而在于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和环境,公积金制度所起的作用仅在于融通资金。首先,在一系列配套制度中组屋制度是成功的前提。政府通过建屋发展局控制了约80%的住宅市场份额,但政府并没因市场势力获取垄断利润,而是通过补贴大幅提升居民住房的可负担水平。其次,政府实现这种补贴的关键手段是土地的低价获取和低价提供,政府还通过组屋的有限流转使市场具有半开放结构,从而保证政府主导的市场不被炒作。我们认为提升居民住房可负担水平的关键在于降低房价水平,而不在于提升居民的支付能力。因为一个市场化的住宅市场,始终存在炒作房价的可能,再高的缴存率也难以应对房价快速上涨。新加坡政府正是通过低价土地供应和住宅市场垄断保证了大部分人的住房可负担水平。最后,政府运用类似计划经济的精细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组屋物业的价值,从而避免了住宅市场的棘轮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