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创造公共价值

    摘要

    基于第二章对预算绩效管理困境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预算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价值导向、理论框架、工具支撑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价值导向方面,不管是从改革的实践来看,还是从改革执行者的价值取向来看,都还是以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价值为主;其次,在理论框架方面,预算绩效管理主要还是新公共管理语境下的政府绩效管理与财政学领域中的预算管理的结合,缺乏自身独立的理论框架,这使得各地追求自己独立的模式,而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再次,在工具支撑方面,以财政部提供的共性指标框架和对国外绩效管理工具的借鉴为主,但对于工具背后的理论基础,每一评价维度设置的目标与公共需求的匹配度等问题都没有分析,主要还是以追求维持现有状况的稳定为目标。

    也就是说,预算绩效管理一直被视为一种管理工具,在改进财政支出效率方面发挥了作用,目前的预算绩效管理在管理技术和方法方面有不错的发展和成效,但忽视了公共财政本质性的公共价值。

    <<
    >>
    作者简介
    朱美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08年获厦门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获厦门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14~2016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财政、绩效预算与地方治理等。参与或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地方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部研究报告10余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