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改革开放的缘起

    摘要

    人们一般称1978年为改革元年。然而,对于中国的大转向来说,1976年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年份。这年秋,毛泽东去世,紧接着粉碎“四人帮”,以非常规的方式结束了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历史转轨的机会已经出现,“文革”的灾难性后果引发一场集体性反思。中共高层开始酝酿结束无休止的政治运动,集中精力于国家现代化目标。从1977年开始,出现了一连串的变化。制定现代化规划、扩大技术引进、出国考察、酝酿经济改革等都在这两年开始了。在1978年最初酝酿改革开放问题时,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分歧,华国锋的态度是积极的。依当时的情势,无论谁在台上,都需要寻找中国发展的新路子。当然,如果没有“文革”,启动改革不可能获得这么大的推力。而如果没有大批人员出国考察感受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领导人也不会有那么强烈的紧迫感,要达成改革共识会困难得多。

    <<
    >>
    作者简介
    萧冬连: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曾长期任教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崛起与徘徊: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共和国年轮(1961)》、《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