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听障,一直以来我们都不愿意在残障领域当下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正面的回应。因为太复杂,表面上看着听障者,除了听不见、听不清或者说不清、说不了,其他好胳膊好腿好眼神的,不应该复杂呀,但事实上,他们难以进入社会,早在公元前1000年,希伯来律法不允许聋人享有财产所有权,他们像“隐身人”一般活在我们周围。
从2016年听障儿童的“橙色书包”事件以来,酝酿与听障议题相关的思考评论,一直缺少契机。直到2018年7月3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对外发布《银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媒体的报道显示,银行网点应配置至少2名具有手语服务能力的服务人员,为听力、语言残疾客户提供便捷服务。这一《标准》最终促成听障议题的展开。那就先从老百姓最熟悉的手语开始。
最新发布的《标准》要求,银行网点至少有2名具有手语服务能力的服务人员,我们只能“呵呵”。也不能说这事不对,一方面,拥有手语语言一直都是听障社群争取的“信息和文化平权”,中外都是如此;另一方面,从2006年上海50名手语翻译员首次获得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到现在,我们看到手语翻译在各地多以志愿者、手语爱好者身份出现,专业的手语翻译者少到一些地方根本没有开设此类资格考试。手语翻译,还不能成为一个职业,那么,银行网点数量X2=多少人呢?数学太好,缺少实证才得不出答案。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不能说这事不对。但这反倒开启真正想说的话题:手语的错位。
错位一,身份错位。听力造成语言上的障碍,使听障者在人群中产生分离感,教育、工作、社交、日常交流等场景里被孤立、被误解、被隔离,而这种状态偏偏又是从人的外在上看不出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耳蜗技术的进步,尽管还是能听出语言障碍的痕迹,但部分听障人可以开口说话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手语这门语言我要不要学?学了要不要用?这部分听障者率先受益于科技跨越障碍,但产生的新障碍变成“我究竟是谁呢,听障者or健听者?”身份由此错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