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2017年我国在校生CIEFR-HS数据概述

    摘要

    作为影响教育机会获得——进而影响社会分层和流动——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支出及其影响因素是教育经济研究关注的问题。国外对家庭教育支出的研究主要围绕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展开,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探讨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决策与家庭预算约束之间的关系(Schultz,1961)。根据以往的研究,影响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因素可以被归纳为:家庭背景(如家庭收入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以及兄弟姐妹数量)、经济因素(如机会成本、预期的劳动力市场回报)和社会文化因素(如家庭成员的婚姻性别观念等)(Huston,1995;Mauldinetal。,2001;Taubman,1996;Tilak,2002)。其中,家庭收入水平是解释家庭教育支出的最为关键的变量之一(Benson,1961;Glewwe&Jacoby,2003;Jacoby,1994;Filmer&Prichett,1999)。研究发现,教育支出具有一定的累退性,即家庭收入越低,教育支出所占比例往往越高。低收入家庭对教育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更加敏感,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其他非经济因素,如与个人能力相关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和兴趣,以及与个人能力不直接相关的家庭规模和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因贫不学、因贫失学乃至因学致贫。因此,许多旨在增加低收入家庭子女受教育机会的政策措施都倾向于通过减免学费、提供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来降低受教育成本和减弱借贷约束。 <<
    >>
    作者简介
    魏易:魏易,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