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综合治理研究危机事件处置

    摘要

    网络传播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与社会及学校、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也成为学生对社会及学校各种现象、问题乃至相关的态度、意见、情绪的表达场所。当前不断涌现的校园网络舆论危机事件,暴露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能力的不足。校园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一般具有四个特征:一是突发性,突然发生,难以预料;二是关注性,受到学校、教育系统、社会的极大关注,成为一个时期内舆论的焦点和热点;三是紧急性,必须马上处理,减少损失,恢复常态;四是危害性,对学校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危害学校声誉,影响校园正常教学活动。应对如此复杂、棘手的危机事件,根据突发事件自身的“生命周期”70613901,进行应对机制建设十分重要。1928年有学者在《阅知舆论》中将舆论形成分为四个阶段。706139021960年有学者将舆论划分为:大众议论阶段、公众争论阶段、组织决议阶段,并提出了七个步骤。70613903有学者认为与传统舆论形态相比,“网络舆论的生成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在网络空间的各个承载体里不仅可以观察不同意见的表达,还可以溯源网络舆论,甚至随时观察意见交锋,及舆论走向变化。”70613904有学者在借鉴危机管理四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将校园网络舆论分为潜舆论、显舆论、舆论化和舆论消减四个阶段。经总结前人研究、分析校园网络舆论现状,我们以为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与一般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相似,需经过萌芽阶段、活跃阶段、消解阶段。因此处置机制也应该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子机制,即潜伏期的预警机制、爆发期的缓释机制和衰退期的反思机制。

    <<
    >>
    作者简介
    徐建军: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文科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政治学会副会长。被遴选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年志愿者活动优秀指导者, 省首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佳优秀领导者,省首批十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省首批干部教育培训名师,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省政府记一等功。
    胡杨:博士,助理研究员,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首批湖南省“思想政治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报告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奖三等奖、湖南省哲学社科成果应用转化一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特等奖。
    王凡:博士,副研究员,湖南省创新创业园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出版专著3本,参编合著专著4本,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主持湖南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课题,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省智库建设招标课题等10余项;参与完成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省市“十三五”规划项目等28项,成果获得第二届“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