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论犯罪构成的结构与功能

    摘要

    近年来,改革并完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呼声日益高涨,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问世,但现有研究难以撼动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地位。现阶段难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大多数研究局限在犯罪构成要件的局部完善上,对犯罪构成的结构和功能认识不足,因而没有找准改革与完善的着重点和突破口。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犯罪构成要件是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素,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与两大法系的犯罪构成要件并无太大的差异。基于刑法的规定,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实质上是一种犯罪构成的要件理论,只起解释犯罪构成要件内涵的作用,仅有描述犯罪规格的功能,不具有逻辑导向功能,对促进刑法功能(保障人权和保护社会)发挥的作用不明显。两大法系的犯罪构成与我国犯罪构成的区别主要是结构不同,两大法系的犯罪构成是开放型结构,我国的犯罪构成是沿袭苏联模式的封闭型结构,结构不同决定了功能的不同,开放型犯罪构成具有逻辑导向功能,这一功能在促进刑法功能发挥方面明显优于封闭型结构。判断犯罪构成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不是看犯罪构成描述犯罪规格的功能,而是看犯罪构成的逻辑导向功能,犯罪构成的逻辑导向功能直接关系到刑法功能的实现程度,这是一个最为基础性的认识。70614068

    <<
    >>
    作者简介
    宗建文:宗建文(1968—),2001年12月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2004年调出,曾任副研究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