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深入研究和分析城市青年面临的择偶问题,在问卷设计中,笔者将“择偶模式”这一概念进行了操作化,分择偶时间、择偶形式、择偶途径、择偶条件自评、择偶标准、择偶参谋、择偶地域范围等多个方面,分别用不同的变量和指标来进行测量。
其中,择偶时间包括“合适恋爱年龄(男)”、“合适恋爱年龄(女)”、“合适结婚年龄(男)”、“合适结婚年龄(女)”以及“自身理想结婚年龄”等5个指标;择偶形式包含“婚姻介绍所、广告征婚、网络交友、电视相亲、大型相亲会”等5个不同取值;择偶途径包含“在一个单位工作、偶然机会相识、原来的同学、同事朋友介绍、父母或家人介绍、工作关系认识、从小就认识、通过互联网认识、通过婚介介绍认识及其他”等10个不同取值;择偶条件自评主要包括“相貌、身材、健康状况、学历、职业、经济收入、脾气性格、事业发展潜力、家务操持能力、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综合条件”等11项目,分别用“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很好”等5不同取值来进行测量;择偶标准包括“身材、年龄、人品、相貌、职业、收入、住房、户口、孝顺、婚史、责任心、事业心、家庭背景、两人感情、能力才干、身体健康、性格脾气、气质修养、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及其他”等21个不同取值;择偶参谋包含“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戚、同事、同行、同学、老师、朋友、其他及自己决定”等10个不同取值;择偶地域范围包含“农村、镇、县城(包括县级市)、城市(地级市及以上)及其他”等5个不同取值。对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将主要围绕上述多个方面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