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大都市区一体化几个问题的思考

    摘要

    大都市区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处于中间层,是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际国内经验,应先有都市区一体化,再有城市群的一体化,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步骤和前提。大都市区一体化有利于中心城市的功能和能级提升,并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未来会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热点和重点。目前我国推进都市区一体化总体上有三个问题需要着力解决或破除,第一是核心城市集聚度过高;第二是区内各个城市之间功能定位不清,同质化严重;第三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弱,首位度低,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从根本上说一体化的难点和关键在体制机制,包括现有财税体制和行政区级别等体制。推动一体化的措施主要有:做好大都市区规划,重视培植外围次增长极,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市及副中心的分工联动,形成功能产业差异化的互补。要减少行政干预,鼓励要素自由有序流动。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包括产业转移与承接中的税收分成机制、生态受益区与受损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等。要建立城市首长或部门联席会,发挥社会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郑州大都市区的一体化,应该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强化中心城市引领和集聚辐射功能,并加快拓展周边城市的支撑空间,形成有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
    >>
    作者简介
    陈耀:陈耀,经济学博士,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空间组织和政府政策。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