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国家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被视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动力。但至今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缓慢,京津两地与河北省依旧存在巨大的发展差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表示,财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再次强调了财政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故本文试图探索财政支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本文选取京津冀三地43个区市的数据,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全面考察2002~2016年京津冀地区财政支出的空间关联关系,发现京津冀地区财政支出存在普遍的竞争关系,其中投资性财政支出的财政竞争较为严重。民生性财政支出受经济回报率低的限制,空间外溢现象相对较弱。环京城市处于民生性关联网络中间,起着桥梁和传递的作用。北京依旧居于京津冀地区核心位置,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强大的科技储备,三地“行政区经济”现象较为明显,“行政割裂”程度较为严重。基于此,本文建议建立京津冀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河北省的补偿力度;建立京津冀建设帮扶机制,弱化行政区界限,实现三地均衡发展;有效利用环京城市的“桥梁”作用,加大对环京城市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