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的隐私伦理问题探讨

    • 作者:牛静出版日期:2019年05月
    • 报告大小:866.25KB
    • 报告字数:8606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新媒体传播伦理研究

    摘要

    “隐私”一词源于西方,是以1890年著名学者沃伦(Warren)和布伦代斯(Brandeis)发表的《论隐私权》文章为开端的。从此,隐私权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和承认,国外立法多将个人信息资料作为隐私进行保护。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政府及企业机构收集个人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对个人隐私的侵害。对于个体而言,这种传统的隐私侵害方式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然而,在社交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时常被用户自己暴露,但在传播的过程中又时常会面临自己的隐私被侵犯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角来探讨隐私中的伦理问题。本文分析社交网络对隐私保护所造成的冲击,继而基于“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对网络传播中的隐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隐私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
    >>
    作者简介
    牛静: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媒体伦理、传媒法、新媒体使用、传播规范、新闻改革等。至2017年,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社科项目和其他项目10余项;著有《网络传播法制与伦理》、《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及案例评析》、《媒体权利的保障与约束研究》、《视频网站著作权纠纷及其防范管理机制研究》、《传播法》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