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钢铁去产能中人员分流安置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案例研究(2016...

    摘要

    总体来看,2010年之后,钢铁市场长期供大于求,绝对性过剩,钢价大幅下降,钢铁企业大面积亏损。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做好职工就业和安置工作是其中的关键。2016年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关于做好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意见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有力地推动了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职工就业安置工作的开展。“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职工就业安置总体平稳有序,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不稳定事件。去产能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呈现以下特点:不同区域安置难度差异较大;需分流安置的职工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能单一;非冶炼工序职工分流安置人数超过冶炼职工;内退、内部转岗和解除合同是最主要的分流安置方式;企业所有制不同,安置职工的难度差异较大等。企业分流安置职工的难点主要有:国企负担重,分流安置资金缺口大,再就业渠道少且空间小,内退职工奖补资金标准不一且适用范围窄,政府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等。在去产能职工就业安置工作中,杭钢、武钢、攀成钢、马钢等众多钢铁企业创造出许多宝贵经验,主要是明确分流安置职工总体思路;精心安排职工分流安置流程;全力开拓分流安置渠道;切实落实分流安置保障措施等。课题组对下一步职工分流安置提出以下建议:在企业层面,重点强化岗位分析,设岗定责;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完善员工退出机制,优化人员配置。在政府层面:制定钢铁产能“严进宽出”政策;加强钢铁产业运行过程监管;构建安置分流工作的长效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扩大就业。

    <<
    >>
    作者简介
    刘燕斌: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多年来,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等中外重大课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劳动关系等。出版了《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和《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等多部著作,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和《中国劳动》等报刊发表论文或文章逾百篇。
    黄湘闽: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就业、人力资源、区域人才。近年来,主持司局级课题5项,参与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委托课题近30项,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职工就业和安置政策研究”主要成员,连续5年跟踪研究相关问题,发表相关论文、报告10余篇,多篇报告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批示。
    孟续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力市场、就业创业、劳动保障政策、过度劳动等。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部级课题、司局级课题等10多项;出版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劳动保障》等5部著作,在CSSCI期刊和报纸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报告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批示。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