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他山之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视角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动力之源、富民之道、强国之举、公平之计,首要在“创”,核心在“众”。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其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将决定全民族创新创业的高度和效益。当前,各高校普遍将创新创业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设了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再到各类高校都举办了主题鲜明、类型多重、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大赛,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存在思想认知不足、与专业教育脱节、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短缺等现实问题,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推进。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
    >>
    作者简介
    李珂:男,河南南阳人。中国共产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组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共产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委员。兼任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劳动社会学。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等20多项科研课题。在《求是》《理论动态》《人民日报(理论版)》《教育学报》《教学与研究》《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导刊》《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人民论坛》《领导科学》等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有《集市的再造——一个中国西南村落精英成长历程研究》《迈向制造强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