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

    摘要

    美国学者罗斯曼(J。Rothman)于1979年对美国的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了社区社会工作的三大模式,即地区发展模式、社区策划模式和社区行动模式。罗斯曼的模式划分法在西方社区工作实践中较为典型,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对于“地区发展”(LocalityDevelopment),有学者认为会使人产生该发展模式只是运用在地理社区上的感觉,而事实上,社区工作往往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一地域,除地理社区外,还有功能社区,所以,他们认为不如以社区发展模式代替(苏景辉,1997:33~34)。我们也持这一观点,采用社区发展的概念。

    <<
    >>
    作者简介
    周沛:哲学博士,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社会工作、农村社区治理、残疾人事业发展等;讲授“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社会福利体系研究》《残疾人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概论》等多部著作或教材,发表CSSCI 论文数十篇,有较高的转引率与转载率。
    易艳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讲师,南京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社会工作、老年人与残疾人福利等;讲授“社区工作”“社会保障概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课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多篇相关领域学术论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