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和法治政府演进的特殊性

    摘要

    实际上,现代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的概念最早开始于海关特别监管区域的概念。正式的自由贸易区概念起源于1973年《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业务制度的国际公约》(TheInternationalConventionontheSimplificationandHarmonizationofCustomsProcedures)专项附约F,其中提出了“自由区”(FreeZone)的概念,提出“一国的一部分领土,对进入该部分领土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税收而言,被视为在关境之外,且不受通常的海关监管”。1999年6月,世界海关组织通过了该公约的修订案,在“自由区”的定义中删掉了“不受通常的海关监管”(notsubjecttotheusualCustomscontrol)的表述,进一步强调了海关在自由贸易区中的特殊监管作用。无论如何界定一国境内的自贸区,从历史上看,这一特别关税和监管区域本质上都是人类社会跨境贸易和自由贸易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对自由贸易区的称谓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并不相同,但本质上均是通过设定特殊的区域,试行特殊的税收和进出口制度,便利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和进步,这也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贸易自由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方式。 <<
    >>
    作者简介
    吴燕妮:法学博士,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现就职于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法、自贸区制度及金融法律创新等。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获得全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二等奖。主持和主要参与国家、省、市社科规划,中国法学会、司法部等课题十余项;论文曾获深圳市社科成果三等奖、深圳市十大法学优秀成果提名奖。独立出版著作2部,参编著作2部,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