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个困扰劳动者健康的社会问题——职业病危害,日渐成为我国难以绕开的课题。我国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分布广泛,从传统工业产业到第三产业以及新兴服务行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职业病死亡和新增病例数均居世界第一位。有5000万家以上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超过2亿劳动者工作在这些企业的生产第一线。而职业病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令人震惊,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计,我国因为职业病每年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千亿元,间接经济损失则超过2000亿元。自20世纪50年代职业病报告制度在我国形成至今,全国已累计统计上报职业病患者超过百万例,其中30多万例死亡,全国现确诊职业病患者近70万例,而且每年患者数量还以近4万例(其中约3500人死亡)的速度递增。部分地区职业病危害已发展到骇人听闻的程度,甚至在局部地区出现了“尘肺村”“中毒村”等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内在要求。职业健康管理作为关乎广大从业者的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关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中之重,需要推动政府、全社会、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倡导把健康管理理念融入所有政策。因此,强化职业健康管理,着眼于劳动者健康,立足于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全方位保护广大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更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