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违纪违规现象的社会分析意义经常被忽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将其作为学生个人的违纪、违规行为来看待,并进一步将其归结为个体的行为偏差、认知障碍或心理问题,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构造出一种话语,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一认知方式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将违纪违规现象作为教育管理问题看待,是学校管理不完善或教师执行不到位造成的,通过强化学校管理,就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一问题;其次,将违纪违规现象作为学生个人的行为与心理问题看待,同一学校或同一班级总能找到很多“听话”的学生,更加印证了这一归因的合理性;再次,对违纪违规行为的设定体现了成年人的眼光,由于儿童与青少年处于向成年人的准备与过渡阶段,其行为也就没有完整的社会意义,需要接受成年人的干预和改造;最后,将违纪违规现象作为否定性行为看待,从而将此类行为打散,置于纪律的反面,成为亟待改造的对象。总之,人们将违纪违规现象限定在学校这一局部空间来讨论,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直接观察和体验到这种“真实”,加之学校教育总是以客观、中立、独立的形象呈现,否定违纪违规现象的共识由此达成,阻碍了人们将其引申到学校的制度环境与学生的社会背景上。教育研究者、教育管理者、教师及家长有关纪律的观念、态度、认知,构造了有关纪律的话语,进而禁锢了违规违纪现象的社会分析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