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粮食主产区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机理分析

    摘要

    在本章中我们使用了改进的气候和作物生产数据集来调查粮食主产区1980~2010年各县作物生长期的气候趋势及气候趋势对三大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在这期间,我们发现了明显的区域性气候变暖的趋势,尤其表现在温度升高方面。特定地区的作物受到的影响最严重,在粮食主产区的北部和东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温度增加导致干旱及太阳辐射的增加可能限制改善热条件的地区,玉米和小麦是优先适应了气候环境的。气候变暖通过加快作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作物产量,从而通过增加温度和热应力来减少作物生长的持续时间和产量的积累。 <<
    >>
    作者简介
    彭俊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城市发展、粮食安全。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