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农村女犯人主体建构与行动逻辑

    摘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逻辑,以及他们对问题和矛盾的主体建构。乡土社会有其特有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在人们日常的互动中形成了彼此的相互理解。笔者分析了至亲、堂亲、亲戚和邻里四类关系在村民日常交往中的差别和行为期待,以及对纠纷生成的影响。另外,笔者又探讨了在村庄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斗气”和面子争夺,通过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了纠纷公开化时,纠纷双方争辩的“理”和“理”下的失衡。 <<
    >>
    作者简介
    张晓红:现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系,主要教授科目为妇女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伦理、社会政策等。201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2008~2009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系交流学习,2013~2014年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与妇女研究、法律人类学、社区发展等。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纠纷解决中的主体建构——对农村‘民转刑’案件的法人类学研究”。先后在《江苏社会科学》《中国青年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论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主体转载。参与编写著作《法社会学教程》《社会转型中的纠纷解决》。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