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论文化产业的本质——重建文化产业的认知维度

    摘要

    文化产业是由文化产品的生产来定义的。没有文化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也就没有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及生产机制和服务系统的复杂性,构成了文化产业复杂的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的文化生产力形态,科学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文化生产力形态,离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作为社会生产力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是最根本的文化生产力。人在空间上的分布及数量和质量构成状况,是文化产业在空间分布及数量和质量构成状况方面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生产力是对全球化进程与演化的书写与表达方式,是全球史演化的一个结果,全球化是衡量文化生产力进化的标志;文化产业是人与社会一切社会文化关系的总和。在人与社会的一切文化关系中,核心是人与社会的政治关系,表现为以文化产业准入与文化产品的市场准入为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意识形态关系;文化产业是一个集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人、自然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整体,正是这种结构形态构成的生命性属性,建构了文化产业是人与社会一切文化关系的总的本质,奠定了科学认识文化产业的价值空间。

    <<
    >>
    作者简介
    胡惠林: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