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历经60余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自然保护体系逐步完善。在保护地方面,形成了由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文化遗产、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特别保护海岛等组成的保护地体系。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分区分类管控政策的持续推进,2011年,我国首次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一国家生态保护战略,2015年,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正式启动,两大举措进一步丰富了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显著推进了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进程。就学术研究而言,生态保护红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并具有中国特色,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生态保护红线也需要借鉴其他各类保护地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生态保护红线形成了内涵更丰富、组分更完备、管理更严格的保护地体系。本章对我国保护地体系以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与此同时,从理论基础、概念内涵、组成结构等方面对当前的生态保护红线体系进行剖析。最后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理论探索、制度保障、监管体系等方面,以提升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在我国保护地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