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解析赞比亚农业发展框架及其对小农户的影响

    摘要

    农业是赞比亚农村经济的支柱,所以发展农业是赞比亚减贫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农业发展与减贫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农业领域的公共投资一直不足,小农户长期挣扎在贫困之中。赞比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加速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但除非保证在这一领域有充足的公共资源投入,否则这些目标便不可能实现。公共资源在研发领域、推广服务部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食品安全和质量系统的长期投入成效显著,而且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其竞争力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大多数情况下,农产品商品化的制约因素对小农户的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了解赞比亚农业发展框架在何种程度上帮助小农户改进了生产,并最终改善其生计状况。

    农业对赞比亚的国民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约占GDP的21%。尽管如此,有一点仍然让人担忧:虽然近些年赞比亚雨水丰沛,但是农业相较其发展潜力而言表现一般。农业的持续增长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并改善生活。赞比亚的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尽管农业为GDP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赞比亚的贫困率仍然居高不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The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me,UNDP)发表的《2011年赞比亚人类发展报告》证实了这一点。报告涉及如下数据:

    •2006年,赞比亚58。3%的人口生活贫困。2004年则有56。3%的赞比亚人生活贫困;

    <<
    >>
    作者简介
    西蒙·恩戈纳:西蒙·恩戈纳(Simon Ng'ona),赞比亚商贸与工业部官员,负责由欧盟赞助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贸易相关项目。此外还担任CUTS(Consumer Unity & Trust Society,国际非营利性组织)赞比亚卢萨卡分部的中心协调员。本篇文章是乐施会赞比亚分部(OXFAM Zambia)的报告,由CUTS承担这项研究,西蒙·恩戈纳为研究报告的撰写人。——译者注
    李家福:李家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非洲研究中心成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