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贵州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导论

    摘要

    当下,随着2020年全国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进入倒计时,西部地区紧迫感陡增,而西部的主要难点又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难点又在农村,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康社会的建成是未来几年贵州小康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贵州作为当下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按照2015年底公布的数据,贵州贫困人口为600多万,2017年贵州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脱贫120万左右人口,仍有将近500万贫困人口)的省份,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为社会“安全网”和经济“减震器”的社会保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也曾出现一些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由于历史的因素而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发育的土壤。在西方现代工商业快速发展的时间里,中国现代工商业发展却非常迟缓,严重阻碍了现代社会制度的形成。在西方工业革命后,中国逐渐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超越。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筹建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80年代以来,国家在“摸着石头过河”基础上积极思变,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之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虽经历了几个改革阶段但仍未完全成型。当下并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历史因素兼具中西社会保障制度痕迹。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更是由于地缘、经济、人文传统、民族等因素而变得尤为复杂。可以预见的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在未来几年必将面临来自内外力量的挤压,传统社会结构不能适应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剧变,适度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将为剧变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带来“减震”效果。

    <<
    >>
    作者简介
    卫松:1982年出生,贵州遵义人,社会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社会政策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两项、地厅级项目十余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