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的政府改革与非营利组织发展

    摘要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府长期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表现为政府对整个社会的大包大揽,在经济领域,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社会领域实行严格的行政控制,抑制社会组织的发育成长;在文化领域,由国家出资兴办各种文化事业。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党和政府逐渐自觉到,由于政府管理具有宏观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对于不符合这种特点的事务,政府难以做到高效的管理。为提高执政能力和行政效率,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政府转变职能。主要从三个方面实现转变:即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转变,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为主转向社会建设为主,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
    >>
    作者简介
    徐盈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兴趣是社会组织、社会政策、社会工作专业化等。在《社会学研究》《江海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黎熙元: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经济社会学、社区研究和粵港澳社会文化研究。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主要论著有《梦想与现实:香港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港澳非营利组织发展比较研究》和《社区的转型与重构》。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