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文丽敏出版日期:2018年11月
    • 报告大小:1.01MB
    • 报告字数:22359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类型研究

    摘要

    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的女性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类群体,说家庭伦理电视剧是“女性电视剧”也不为过。如果我们仔细考察热播的此类电视剧,不难发现,女性形象大多处于中心位置,是无可争议的“一号主角”。在家庭伦理电视剧中,女性形象不仅在数量上明显超过男性,而且,这些女性在进取心、抗打击能力、忍耐力等诸多方面都超过男性。这与人们印象中的男女社会角色——“男强女弱”反差很大。

    在传统的文学社会学分类中,婚姻家庭是女性的领域,女性是主要的审美关注对象。从中国第一部热播的家庭伦理类电视连续剧《渴望》中的刘慧芳,到近年红遍海内外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毛豆豆,都在反复说明一个艺术现象:只要家庭伦理电视剧将女性形象塑造成功,这部剧就会是一部上乘作品。

    女性形象何以决定了家庭伦理电视剧的成败?因为在现代的婚姻家庭领域,女性是生活中的主角。答案很简单,但成因不简单。

    人类社会出现后,人的生活大致就被分成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两部分。从受精卵孕育,到分娩,再到哺乳,都由女性完成。因此,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分工必然是男性偏重户外劳动,女性偏重家庭劳动。男性会学习成为一个好猎手、好农夫、好战士,进而成为社会的主导者;女性会学习成为一个好母亲、好厨师、好织工,进而成为家庭的主人。

    社会由此建构了对男女两性角色的双重评价系统。

    <<
    >>
    作者简介
    文丽敏:女,艺术学硕士,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影视专业教学工作多年,主讲课程有《电影史》《视听语言》《女性电影》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化与影视人类学,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