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青少年体育功能区的布局与管理

    摘要

    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设置青少年体育功能区具有促进设施标准化、促进管理规范化、增强活动趣味性等作用。青少年体育锻炼场所主要有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体育运动学校、户外体育活动营地、体育俱乐部以及少年宫等,目前存在青少年体育设施标准不完善、设施管理薄弱、未兼顾不同群体需求、场地使用说明不明晰等问题。青少年体育功能区设置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标准化和趣味性原则。器材方面,青少年体育功能区设置主要参考《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GB/T19851-2005);场地方面,主要参考《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08J933-1体育场地与设施》等。建议青少年功能区的面积占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30%,功能区采取“1+2”的功能布局,包括1个青少年专属空间和2个分时段综合利用空间,专属空间可按速度、灵敏、力量和柔韧四大区域配置器材,并杜绝成年人使用。青少年功能区应根据不同年龄群体的情况,在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开放时间、功能区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在安全防护方面,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年龄特征配备设备和人员,并尽快确立青少年专用设施的安全防护标准,细化器材使用说明等。

    <<
    >>
    作者简介
    李鸿毅:李鸿毅,华体集团;
    雷厉:雷厉,北京体育大学研究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