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区域增长极:地级城市的定位与发展

    摘要

    一般而言,地级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地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从区域的角度上看,地级城市的区域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从规模和结构上看,地级城市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是整个区域(包括城区和周围腹地)的重点区域增长极。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日益加强,作为中国政府框架中的第三级和中国区域增长极层级中的第四级(即次级区域增长极)的地级城市逐渐成为参与世界区域竞争的主要部分,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直接衔接着广大农村(县域经济)和省会及省会以上的大都市、大三角洲等高层级的大区域增长极,地级城市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其发展好坏直接关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成败,关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败。但是,当前中国地级城市的发展仍存在诸多缺陷,要实现中国区域增长极的健康发展,进而解决中国区域差距,必须对其进行重新定位。

    <<
    >>
    作者简介
    薛泽海:博士,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民航局党校)办公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临空经济、机场规划与运行等。发表《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我国民航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分析》《民航运输业反哺国民经济发展初论》等文章30余篇,参编《建立民航服务型政府研究报告》等图书4部,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不稳定问题研究”等课题7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