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原因抑或后果:美国大都市区的郊区城市化与犯罪

    • 作者:包松涛出版日期:2013年07月
    • 报告大小:1.97MB
    • 报告字数:24543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城市犯罪与基层治理

    摘要

    内城区犯罪是中产阶级撤离的一个诱导性因素。因此,犯罪是郊区城市化的原因之一。而中上阶层人口向郊区的流动,也反过来将穷人孤立在了内城的贫民区。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认为贫困的集中化制造了一种犯罪行为成为规范的生存环境,诱导那些易受影响的年轻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此外,根据日常活动理论的观点,高贫困地区社会资金的衰减也削弱了其保护能力。因此,郊区城市化也会导致犯罪的发生。作者认为前人的研究尚未区分出郊区城市化对于犯罪的因果和多重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通过联系郊区城市化的标准与大都市犯罪率,而不是中心城市犯罪率,可以识别出其中的因果成分。通过2000年的犯罪统一报告和人口普查数据,他们发现郊区城市化与大都市犯罪成正相关。

    <<
    >>
    作者简介
    包松涛:包松涛,男,生于1989年,香港浸会大学硕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教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