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苹果合作社治理绩效评价

    摘要

    通过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再造和农业产业组织优化,被视为提高农业效率和竞争力,并从根本上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交易联结问题的有效途径(苑鹏,2001),因而众多学者对农民合作组织的绩效、经济影响等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但不可否认的是,理论探索和现实仍然存在鸿沟,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探索。

    在实践中,全国农民合作社在绝对数量和覆盖率上均突飞猛进;而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学者基于随机抽样的大样本调查发现,现实中的合作社本质上多为其他生产经营模式的“组织”,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难觅踪迹。研究者认为在中国现阶段,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且农户间异质性强和制度支持缺失,合作社降低交易成本、获取规模经济的优势难以发挥,而组织成本高昂的劣势却更加突出,这是真正意义的合作社在中国难寻的根本原因(邓衡山等,2016)。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能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理解上述问题,必将有助于弥合理论和现实的差距。事实上,从治理视角来看,无论是合作社降低交易成本、获取规模经济的优势难以发挥还是组织成本高昂、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带动力不强的劣势,都可以从治理结构和治理绩效角度进行很好的理解和阐述。基于此,本章的目的和贡献在于,首先,基于特定产业,即高价值农产品产业分析合作社治理绩效对减弱产业差异的影响;其次,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设计评价合作社治理绩效的指标体系,并进行治理绩效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估合作社治理绩效,避免专家赋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

    本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产业组织理论构建农民合作社治理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合作社治理绩效指数,并对合作社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
    作者简介
    冯娟娟:2008~201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硕博连读,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业产业组织、农民合作社、产业经济学与农业投资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软科学项目等课题11项,在《农业技术经济》、《农村经济》等CSSCI来源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撰写政策研究报告11份,曾多次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
    霍学喜:陕西绥德人,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校社会科学部主任委员,西部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等。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七届),全国政协第十二、十三届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农业产业经济、农业区域经济、农产品贸易与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4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为中央及陕西省呈报决策报告及建议11份。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