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价值依附:扩大化家庭再生产的伦理重构

    摘要

    对于中国人而言,家庭不仅是一个财产单位和政治单位,而且是一个价值单位。费孝通认为,中国农民家庭中的纵向代际关系与横向的夫妻关系相比更为重要,横向的夫妻关系要服从和服务于纵向的代际关系。中国的家庭结构既包括横向的家庭结构,也包括纵向的家庭结构,前者是指由父母、子女等基本成员组成的一个同居共财的生活单元,而后者则主要指家庭的代际传承,即“儿子掌管的子家庭从父亲掌管的母家庭中生长出来,母家庭被子家庭继承并替代的过程”(桂华,2014a:65)。纵向家庭结构是理解中国家庭再生产的关键,也是中国家庭相比于西方家庭的特殊性所在。对于中国农民家庭而言,纵向家庭结构不仅是现实层面的代际关系,而且也是农民实现生命价值的载体。在纵向家庭结构中,农民上承祖先,下启子孙,在世代绵延的日常生活过程中,实现了内在超越,从而赋予个体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意义和价值。这构成了中国农民内在超越的价值实现路径。在这套体系之下,个体身体层面的“老化”过程嵌套在伦理层面的“成人”过程之中。当完成由家庭制度和家庭规范所规定的人生任务之后,农民就可以安享晚年,坦然地面对死亡,并期待在死后成为子孙所供奉的祖先,个体“老化”的过程因而具有伦理意涵。因此,传统的简单家庭再生产模式是建立在有效的伦理整合基础上的。父代完成人生任务的过程因而是主体性逐渐实现和自身的价值感逐渐获得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简单家庭再生产的过程在价值层面有效地安顿了老年人。

    <<
    >>
    作者简介
    李永萍:四川宜宾人,社会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会保障。近年来聚焦于农民家庭研究,在全国10多个省份开展驻村调查累计500天左右。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