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命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确,如何创造改变世界的知识是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思考的问题,更是当下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快速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的紧迫问题。为此,一些学者引入实践研究、证据为本等比较符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生产的研究方法,以期能够解决社会工作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区别、理论和实践有效对接并促进实践、生产达到改变目的的有效的知识等问题。但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由研究者(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研究者)发起和完成的。因为人们深信:只有受过一定学历教育和严格训练的人才具备“研究”能力,所以“研究”必然是研究者们做的研究,自然书写者也必然是研究者。
与研究者主导完成的书写不同,本书案例的撰写者(除李大君外)都是“非社会工作专业学历和机构”的实践者本人或者团队成员。之所以这样安排,原因有三方面:第一,对基于各种缘由(性别平等、环境保护、反贫困、合作经济)长期(近二十年)开展的本土性农村/牧区社会工作进行回溯、梳理和凝练,生产为了“改变”服务的知识;第二,呈现实践者知识的品质以及在实践知识生产过程中,研究者的协同探究作用;第三,为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牧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务领域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本土性实践案例,提醒他们重视本土的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解决当下中国农村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参看和借鉴价值。
因为我们相信:实践者生产的“实践知识”相对于研究者的“学术知识”是另一种品质的知识;实践者即研究者,同样是知识生产者,研究者发挥协同实践者探究的作用;实践者生产知识的目的是服务于改变。本土社会工作理论的建设首先要立足于理解和积累本土社会工作的丰富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