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3年4月2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文化科技蓝皮书: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21~2022)》。
加强布局引导,促进科技与文博非遗资源融合发展
1. 超前布局,发挥数字化技术创新对文博非遗的引擎作用
实施文博非遗数字化战略。树立全局观念,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促进文博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高度重视文化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与文博非遗传承保护利用密切相关的数字、信息、互联网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研发互联网、大数据处理、人机智能、高性能计算与服务环境、虚拟现实与智能表达等重大技术系统和战略产品,打造一批文博非遗共性技术平台,推动文博非遗资源与数字化技术全面深度融合发展。同时,注重文博非遗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工业标准的建设。
2. 推进科技成果在文博非遗领域的应用转化
围绕文博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关键领域及环节,运用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媒体等高新技术,优化完善北京市文博非遗传承保护的信息化体系,促进文博非遗的科学化、数字化、智慧化传承保护和整体的智慧化治理。在推动文博非遗资源等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培育发展互动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数字文化新业态。同时,以北京市文博非遗保护信息化平台数字资源为基础,建立数据可视化平台,对文博非遗的保护工作及非遗传承人的生活情况实施数字化的动态评估及危机预警,构建非遗项目、传承人、保护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推动北京文博非遗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加强文博非遗资源传承与开发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文博非遗机构用好北京现有的各类人才政策,根据文博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要求,积极引进文博非遗领域的技术人才和文创产品研发、销售传播等方面的急需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同时,加强对文博机构现有人才的培养,健全文博机构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促进职工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提升,不断适应文博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需要;建立合适的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为文博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参见《文化科技蓝皮书: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21~2022)》,p263~26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