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3年3月27日,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
蓝皮书指出,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只要企业能够在几个方面甚至一个方面建立优势,就可以在市场上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一般来讲,一个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一方面体现在市场地位上,受市场中竞争对手、营销方法、企业规模、经济实力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体现在市场销售情况上,其影响因素包括产品的生命周期、技术因素、价格和质量等。然而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从2007年英国率先实行碳标签制度开始,到沃尔玛要求其供应商进行碳足迹核算、加贴碳标签标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碳标签逐步成为一项新的衡量产品竞争力的标准。
碳标签标注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处于不同时期的产品,其碳排放量不同,表现出的竞争力自然也不同,伴随绿色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低碳意识的不断提高,市场中的购买者也越来越注重产品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信息。从产品竞争力的角度来说,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碳排放量越低,对于注重低碳消费的购买者来说,在众多产品中其竞争力越强。以农业为例,中国出口的大部分农产品是高碳排放产品,进口的是发达国家碳排放量更低的油料等农产品,一旦对碳标签做出强制性技术要求,就会削弱中国的低价优势,碳标签将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在碳标签背景下,一些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将面临淘汰。在这种压力下,要想通过降低产品的碳排放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出发,以碳标签为契机,以企业整体性创新驱动转型为重要支撑点,促进生产加工模式的转变,积极发展低碳型环境友好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要把企业的竞争优势转变到高新技术上来,改进生产技术及设备,推广固碳减排技术,依靠高新技术,减少产品加工、运输等过程的能耗,有效改变高碳行为生产方式,向绿色、环保的新型模式发展。最后,企业要继续在碳标签制度的推行中加快低碳生产转型的步伐,制定适应中国流通发展特点的碳标签体系,除了向消费者宣传推广碳标签相关知识外,还要强调碳减排承诺、碳标签量化结果的真实性与认证机构的公正性,使消费者更容易信任和接纳碳标签产品。
(参见《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 p28~2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