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皮书观点

数字化是非遗传播的时代机遇
——《北京非遗蓝皮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2)》指出
来源:北京非遗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23-03-20

  2023年3月17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北京非遗蓝皮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2)》。

  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十四条指出,要“促进非遗广泛传播,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随着移动媒体的普及,数字化传播特有的速度快、频率高、触点广、门槛低等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非遗传播方式,形成了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展示多样化和传播受众年轻化的新态势,极大强化了非遗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抓住数字时代机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非遗传播,将对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蓝皮书指出,非遗数字化传播所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是打破了以往由政府主导、以纸媒体和电视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的单向传播,形成了“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展示—传播受众—传播主体”的完整闭环。具体而言,伴随着民族复兴和文化觉醒,非遗的传播主体从单纯依靠政府部门宣传,到逐渐吸引非遗传承人、爱好者、自媒体等社会人群自发参与,非遗的传播主体不断向民间扩散,广大群众现已成为非遗传播的主力军。根据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去中心化的数字技术赋传播权于民众,使民众有机会通过抖音、快手、微信等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来创作及展示非遗文化,并借助短视频“个性化”“去专业化”“泛娱乐化”的传播优势吸引受众的关注。字节跳动发布的《2022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数达3726亿次,获赞总数为94亿次,抖音视频覆盖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达99.74%”,“抖音非遗创作者平均每天直播1617场”,这种传播效果是以往依靠纸质媒体、电视甚至网站传播都无法企及的。可见,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数字化传播为民众提供了极为便捷的创作、展示与观看渠道,使创作者、非遗和受众的交流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联结更加紧密。此外,渠道方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引导热点非遗的曝光量和频率,利用算法分发技术向用户持续投放相似类型的内容,最终形成传播矩阵。这是一种突破性的传播手段,值得相关非遗部门和机构加以关注并引导、利用。

  同时,数字技术也丰富了传播展示的多样性。目前数字化的非遗展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抖音、快手为主要传播渠道的短视频展示,这类展示因创作者和创作目的的不同而表现出风格迥异、内容多样的差别,能够从不同角度表现非遗的方方面面;第二类展示主要应用于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通常要求真实再现非遗的原生态内容,因此较多运用数字影像、3D投影等技术模拟非遗的真实状态,让观众感受到非遗的“活态化”魅力;第三类则是基于审美需求和感官体验的非遗创新展示,需要设计师深刻理解非遗的文化和内涵,运用数字技术和设计思维开展创作,使非遗在保留原有文化内涵、精神价值的前提下,展示出能够满足当代人群审美认知的场景,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以“中国式美学”惊艳了世人,也向全世界传播了古老的中国文化。这三类展示都是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了非遗传播形式的创新。

  在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展示多样化的共同作用下,非遗的传播受众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当代年轻人是伴随数字时代成长的一代人,他们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热衷于在网络中追寻潮流和热点。数字化非遗所表现出的文化性、民族性、活态性等特质无疑符合年轻人的文化偏好,结合短视频平台以转发、点赞、评论为主的交互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年轻群体创作和分享的热情。据统计,在抖音的非遗创作者中,“90后”和“00后”占比已达到32%。至此,非遗的传播受众转化为传播主体,形成了一个完整、良性的非遗传播闭环,也为非遗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促使非遗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参见《北京非遗蓝皮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2)》p190-19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